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2016-11-23
SmartM/黃立昇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圖片來源 : Pixabay

臉書分享影片、IG照片打卡、Twitter轉發推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充斥著社群網路的訊息。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現代人每天平均解鎖手機80次以上,平均一小時就要查看6-7次手機,其中又以瀏覽社群網站為重。品牌無不極力在社群軟體上更新與宣傳,讓行銷的內容能夠深入消費者的內心而達成效果,使顧客成為忠實粉絲;然而,面對這麼多品牌與企業的社群內容,有高達71%曾經退追蹤讓他們感到無聊、被騷擾、厭煩的粉專。使用者對於品牌及企業的態度不再是單一的接收行銷並買單追蹤,而是認真地審視貼文與宣傳內容,深入了解品牌粉專呈現出的感覺以及行銷內涵,甚至研究品牌企業背後的文化內涵,才會真正接受並成為粉絲。

消費者追蹤品牌粉專的主因

那麼,該如何成功的優化你的內容而達成目標呢?下表列出消費者追蹤品牌粉專的主要因素: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由此可知,社群網站用戶除了品牌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之外,也非常著重於品牌行銷的內容、廣告。適當的廣告與內容不僅可以吸引使用者,也能刺激、娛樂潛在顧客並使之追蹤品牌,進而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內容」在品牌行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能左右品牌行銷內容的成敗。

取消追蹤品牌的主因

而即便使用者追蹤了單一品牌,還是有可能因為接下來的貼文宣傳內容而取消訂閱。品牌在經營貼文時,應該避免的狀況如下: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除了行銷推文的內容之外,過多的促進消費和過少的刷新率都會讓用戶感到困擾或困惑。而和使用者不相關的貼文內容缺乏認同進而被使用者略過,久而久之用戶就不再願意追蹤品牌粉專了。不當的使用詞句或行話非但無法加分,反而會讓使用者背棄你的品牌粉專。

讓使用者感到困擾的貼文原因

進一步研究讓使用者感到困擾的貼文狀況,我們可以發現有非常多類似於退追蹤品牌的原因,如下: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由此我們可以確認,過多的促銷內容是使用者最不感興趣也最容易感到困擾的原因;不當的用語對於內容的不良影響也十分顯著;而和使用者沒有關聯的貼文內容也非常容易造成用戶背離你的粉絲專業。
品牌能夠由多種面向來嘗試,進而打入鎖定的用戶群體中。鎖定廣大使用手機社交軟體的青壯年族群,全聯找了許多年輕人以個性的方式來詮釋他們的廣告並轉發在社群平台上。這些內容標題和年輕族群切身相關,也沒有直接提到促銷內容,更刺激使用者形塑出自我的價值以及形象內涵。成功地運用這些要素,幫助全聯在廣告績效上得到不錯的成績。
有靈魂的社群宣傳,助企業理念躍出螢幕進到消費者腦海裡
對於使用者來說,具體的銷售折扣和數量贈送其實沒有那麼重要。關於品牌企業形塑出的價值建構和理念,才能真正讓用戶認同並分享、轉貼,才接著進行購買行為。無印良品形塑出的小資、簡單、質感美學在台灣引發了一股小熱潮,其網站與粉專的貼文內容、行銷分享也不著重在數字實質的增減上;相反的,無印良品建構出一種生活的方式與追求質感的理念,用戶實地瞭解認同後,才會真正開始構思與形塑他的購買行為。品牌企業如果一昧地追求強力推銷、購買推廣,反而會讓形象與用戶印象大打折扣;畢竟社群網站用戶上網與追蹤,其實不是為了時時刻刻關注價格變動的資訊;品牌企業有理念、有內容的推廣、貼文架構,能夠讓使用者從中找到並形塑其價值認同,有靈魂、故事性的行銷語言,才能真正抓住使用者的內心與之對話。
而回饋留言、按讚數,甚至是每則轉發中呈現出使用者對於品牌的印象與觀感,適時地回應、關注消費者在宣傳、使用過程中的需求和想法,也能有效的達到和顧客溝通的效果,促進品牌企業的公共關係。
對用戶而言,優化貼文內容,讓行銷成為一種企業價值而非宣傳手段,才能真正有效的和顧客溝通並讓消費者買單。適時的回饋、傾聽,讓顧客感受到親切、回應,才是妥善的運用粉絲專頁與社群媒體,成功達成社群網絡行銷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