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新書搶先看》網際網路、積體電路創造的指數時代3大特性

2018-02-15
伊藤穰一、郝傑夫
新書搶先看》網際網路、積體電路創造的指數時代3大特性
對地球絕大部分的歷史來說,改變算是罕見的。生命出現在40年前,過了28億年才出現性別差異,再過了7億年,出現第一個有腦的生物,再過大約3.5億年,第一個兩棲類動物才出現於陸地。事實上,地球上出現複雜生命是相當近期的現象,如果把地球史濃縮成一年,陸地生物大約12月1日開始出現,恐龍到聖誕節過後才會絕跡,原始人在除夕夜當晚11點50分左右開始直立行走,有記錄的歷史始於午夜前的幾奈秒。
在那之後,改變的速度還是非常緩慢。我們姑且把前段最後十分鐘當成一年,然而在12月以前,什麼事都沒發生。12月第一週,蘇美人開始煉銅,第一種有記錄的語言大約出現在12月中,基督教在12月23日開始傳播。此時,對多數人而言,生命仍然是短暫的,生活依舊惡劣、殘酷。直至12月31日黎明時,改變速度終於開始加快,大量生產的工業時代來臨。當天上午,道路鋪設鐵軌,人類終於行進得比馬還快了。
這一天可真是精采刺激。下午2點左右,抗生素的發明大幅降低嬰兒死亡率,並延長人類壽命。要知道,自1月起,人類從非洲遷徙各地以來,這兩個數字幾乎沒什麼變化。傍晚,飛機繞著地球飛行。晚餐時間,有錢的公司開始購置大型電腦。
從這一年來看,經過了364天,地球才有10億人口的規模,但到晚上7點,已經有30億人口。午夜前,地球的人口已經倍增,按照這樣約每80分鐘增加10億人口的速度,到新年第一天的凌晨2點,人口就會達到地球的容納極限。
直到最近(以上述時間來看,相當於蜂鳥的一次心跳),從旅行、人口成長,到我們現在獲得資訊量的速度,一切都如同癌細胞轉移或細菌擴散般快速,簡單來說,我們進入了指數時代。
2009年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稱這個現象為「大轉變」。但是,這個大轉變發生在那晚10點左右,伴隨著兩項革命:網際網路與積體電路。這兩項革命宣告了網路時代的來臨,比以往任何事物更有別於工業時代。
愈來愈明顯的跡象是,網路時代的基本狀態並非僅僅是快速變化,而是恆常變化。從那晚10點開始的幾個世代間,穩定期愈來愈短,顛覆性轉變成新典範的頻率也愈來愈快。遺傳學、人工智慧、製造、運輸與醫療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將加快這種轉變。提出「大轉變」的作者在一篇同樣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新現實:恆常顛覆〉中問道:「以往的轉變型態,在顛覆後會有一段穩定期,但如果這種型態本身也被顛覆了呢?」
假如你從事網路安全或軟體設計工作,那你不必透過書本就能想像,和一個變化速度不斷以倍速成長、彷彿遵循摩爾定律的產業奮戰是什麼感覺。這種量化現象具有質化含義,當晶片變得愈來愈小、速度愈來愈快時,我們就有了穿戴式電腦,用機器人打造機器人,用電腦病毒引發金融恐慌。現在,人腦的移植手術可能成真,你準備好了嗎?請別說:「再等一下!」變化不會管你是否準備好了。在20世紀末的某個時點,變化速度已經超越人類所想。現在是指數時代,而指數時代有三項特性:
喜歡閱讀,卻又時間不夠?讓SmartM與你一起在一年內看完100本書!三位名師聯手,每本書18分鐘直播領讀,把整本書精華以觀點、重點、系統方式,快速升級認知和開啟全新視野。平均每本不到25元、不限次數回看影片,歡迎加入:「許景泰x貴婦奈奈x謝文憲・100本商戰直播讀書會」(立即點擊報名

一、不對稱性

在類比時代,人類試圖以牛頓物理學控制這個世界,強大的力量只能以同等規模的力量抗衡:勞方抵制資方,而政府約束這兩方(姑且不論是否完善);大軍擊敗小兵;可口可樂只會擔心百事可樂。即便這些力量會產生衝突,而且往往是慘烈的衝突,但結果總是符合大家所了解的秩序。
但是,短短二十多年間,一切都改變了。一個成員少於美國中西部農業小鎮的恐怖組織崛起,在世界的舞台上與強權對抗,這是最顯著的案例。還有大量其他的案例:駭客小組入侵美國政府機構資料庫,造成嚴重破壞;紐馬克(Craig Newmark)創立Craigslist網站,隻手重創美國新聞業;2010年,倫敦的失業操盤手薩勞(Navinder Singh Sarao)在家中電腦安裝詐騙演算法,導致美股「閃電崩盤」,市值蒸發近一兆美元。
如果說這種「小」就是新的「大」,未免過於簡化,但我們無法否認,網際網路與迅速發展的數位科技,創造了公平的競爭領域,可以用於行善、也可以用於做惡。重點不在於這種發展是好或壞,而是不對稱這個事實。無論是經營一家小企業,或領導政府機關的一個部門,或在任何規模的組織擔任任何職務,你都無法忽視這個事實。你不能再假設成本與效益成正比,現實可能正好相反。如今,最大的威脅來自最小的地方,來自新創公司、詐騙集團、離經叛道者與獨立實驗室。除了應付這些新競爭者,我們還得面對更甚以往的複雜性。

二、複雜性

複雜性,科學家通常稱為複雜系統,絕對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複雜系統比智人還早30多億年出現。動物的免疫反應是複雜系統,蟻群、地球氣候,老鼠腦,任何活細胞錯綜複雜的生物化學,都是複雜系統。還有人為的複雜性,例如氣候,或是水資源的生態,因為人類無意識的干預而變得更加複雜。換句話說,我們或許造成了氣候變遷,但並不代表我們了解這點。
經濟體系有種種複雜性的典型特徵,由遵循少數簡單規則的大量個體所組成。舉例來說,一位經紀人執行賣單,引發一連串相同或相反的連鎖反應,數百萬個類似簡單行動,如買進、賣出或持有,形成市場的自我組織傾向。一群螞蟻可以被視為是「超級個體」,因為蟻群的行為遠遠超出單一螞蟻的能力。許多複雜系統都具有適應性,例如,市場會隨新資訊持續變化,蟻群會對新的機會或威脅做出反應。事實上,一些複雜系統的本質就是處理與產生資訊。
複雜性研究是最具前景的科學探索領域,其本質上是跨學科的,是由物理學家、資訊理論家、生物學家,與其他領域科學家共同探索所有無法以單一學科理解的事物。
複雜性的程度會受四種因素影響:異質性、網絡、互依性、適應力。密西根大學複雜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佩吉(Scott E. Page)說:「把這些想像成四個音量旋鈕。」曾經,旋鈕全部歸零,即人類生活在同質、孤立的社群,不善於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但從人類悠久的歷史來看,這種狀態並不要緊,像羅馬帝國就經歷過幾世紀的混亂。「近年,我們把這些音量旋鈕全部調到最大的11。」佩吉說:「但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這種未知,就是指數時代的第三項特性:不確定性。

三、不確定性

讓我們再度回到那個價值連城的問題:下一件大事是什麼?沒有人知道。麥肯錫公司裡那群收費高昂的顧問不知道,隱藏於美國國家安全局高級機密組的分析師不知道,本書作者當然也不知道。過去幾百年,人類預測未來準確度的表現相當差勁,事實上,最糟糕的莫過於那些專家與未來學家的預測,甚至還不如隨機選擇。
《華爾街日報》長年設有一個專欄,讓選股專家對抗擲飛鏢於股票頁上的隨機選股,結果,飛鏢的表現幾乎總是贏過專家。在過去,預測未來是徒勞的;而現在,世界的複雜性增強,預測未來更加無益。
在人類歷史絕大部分的時期,成功與準確的預測能力有直接關係。一名中世紀的商人所知有限,但如果他能知道萊茵河兩岸普遍發生乾旱,就能預測他的小麥在該地區或許可以賣出最好的價錢。然而,在充滿複雜性的年代,一個意想不到的發展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就改變遊戲規則。
如果這樣的未知讓你覺得無知,那也沒關係,事實上,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承認無知反而有益的年代。比起透過各種委員會、智庫與銷售預測團隊,去預測未來而耗盡資源,承認無知更具競爭優勢。
在未知的前提下,如何改造公司、政府機構、大學科系,或個人職涯規劃呢?這聽起來像是讓人困惑的禪宗公案,不但神祕而且無解。在軍事、生命科學、科技、新聞媒體等各種領域,已經有人開始創造面對複雜性與不可預測性的組織,而這樣的組織比你想像的還要普遍。(本文摘錄自《進擊: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法則》前言,天下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伊藤穰一、郝傑夫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伊藤穰一(Joi Ito)
MIT媒體實驗室總監、創用CC執行長、PureTech董事長,兼任索尼公司、騎士基金會、麥克阿瑟基金會、紐約時報集團董事。曾創辦多家公司,是Flickr、Kickstarter、Twitter等企業的早期投資者。為該領域的激進者、創業暨創投者,擁護新興民主、隱私權與網路自由。曾入選《時代》「世界網路精英」、世界經濟論壇「百大全球未來領袖」、《商業週刊》「25位網路最具影響力人物」。

郝傑夫(Jeff Howe)
東北大學助理教授暨媒體創新課程創辦總監、MIT媒體實驗室訪問學者。《連線》長期特約撰稿人,同時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時代》、《新聞週刊》等多家媒體撰稿。2006年創造「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一詞,著有《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
 
延伸閱讀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