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2017-09-27
SmartM/謝欣樺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圖片來源 : Visual hunt
【SmartM解讀】要對抗Facebook演算法,品牌可以藉由「產製實用內容、影音直播行銷、跟緊最新話題」3大方法,讓自產貼文從日益擁擠的動態牆中跳脫,成功抓住社群使用者的眼球。
動態牆可說是Facebook的命脈,隨著Facebook用戶人數持續上漲、分享內容日益增加,說動態牆「過度擁擠」已不為過。根據Facebook發布的數據,每分鐘內,有300個新帳戶創建、293,000則狀態更新、510,000條回應與136,000張照片被上傳,動態消息更新的速度遠超過人們吸收的速度,造成許多訊息被演算法吞噬,品牌要在動態牆上奪人眼目也日益艱難。
事實上,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注意到,貼文的自然觸及人數正逐漸下降。據分析公司 EdgeRank Checker研究顯示,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之間,平均每一個Facebook頁面的自然觸及率,已由16%下降至6.5%,而自從Facebook將演算法調整為「朋友及家人」優先後,內容的觸及率更大大下降了52%,如今,品牌在Facebook上發布的內容,自然觸及率可能低至2%。
品牌要對抗演算法、避免低觸及率,不妨參考以下3項心法,成功讓自產貼文在動態牆中脫穎而出。

1. 產製實用內容,善用「常青」貼文

高頻率發文不是重點,創造「實用」內容才是關鍵。雖說發文頻率越高,越能增加內容曝光的機會,然而,若品牌沒有妥善規劃每則貼文要傳達給目標受眾的核心訊息,只是為了增加發文頻率而發文,不僅會降低粉專整體內容的品質,更會流失粉絲,對此,品牌能針對不同客群,分享、自產實用的資訊類文章,除了讓粉絲分享貼文,增加品牌曝光度,還能建立粉絲對品牌的信任。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台灣設計商品購物平台Pinkoi分享商品相關的實用資訊,推廣產品也建立粉絲與品牌的連結。 
另外,若新貼文的生產速度不及發文頻率,品牌也可以透過「舊文推播」,以填補新內容之間的空隙。藉由觀察過去曾發布過的常青內容,品牌能更仔細分析臉書洞察報告,定期了解活躍粉絲的習性,以隨時調整貼文排程,極大化臉書行銷成效。

2. 影音行銷當道,用「原生內容」發揮最大效益

影音行銷已躍升為數位行銷的主力之一,許多品牌無不透過富有資訊的動態視覺,企圖抓住使用者的眼球。「原生影音」創造出的成效不容小覷,根據影音動畫製作公司Adelie Studios的數據,臉書影音的平均分享數比圖文內容多出12倍;比起YouTube置入的影片,臉書原生的影音內容觸及率更多出10倍。
要跟上影音行銷趨勢,品牌可以投心於素材與直播。影音行銷務必要提供使用者會感興趣、有價值的內容,避免一味推銷產品,如此一來,使用者不僅能從原生貼文了解品牌價值,也能從中感到共鳴,進而將貼文分享給親朋好友;另外,品牌也能利用直播的「即時性」、「互動性」、「話題性」,強化品牌與使用者的連結,直播結束後,也可將內容分享給未能參加直播的粉絲,或上傳至YouTube,延續影音內容的價值。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台灣跨境電商Hawooo.com好物飛行常利用有趣輕鬆、知識性的自製影片介紹商品。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台灣服飾電商PAZZO透過主題性的直播內容,並搭配分享即可抽獎的活動,增加影音觸及率。

3. 跟上最新網路趨勢,引發粉絲共鳴

將熱門話題、最新時事、季節等元素融入貼文,並在文末加上相關的主題標籤(hashtag),加深粉絲對品牌的好感度。以電動機車品牌Gogoro為例,搭上世大運開幕潮,Gogoro利用部落格文章記錄開幕騎士的練習過程,搭配「Gogoro點亮我們的主場」、「這次我們回家比賽」等hashtag,引發讀者共鳴。
搶救Facebook貼文觸及率,3招讓品牌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