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AI 智能理財機器人翻倍成長,各大金融機構搶食商機

2019-05-17
財訊雙週刊/陳雅玲
AI 智能理財機器人翻倍成長,各大金融機構搶食商機
圖片來源 : pixabay
SmartM解讀】金融科技(FinTech)興起,隨著大數據及演算法日益成熟,AI 智能理財機器人也開始出現在生活中。如今已經有10幾家金融機構,搶食智能理財商機,眾多智能理財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AI 智能理財機器人翻倍成長,各大金融機構搶食商機
▲Robo Advisor開放近兩年,眾多智能理財平台紛紛上線,各擅勝場。(圖/吳尚哲攝)
金融科技(FinTech)興起,大數據及演算法日益成熟,機器人理財顧問也悄悄在你我生活中出現。自金管會通過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Robo Advisor),俗稱機器人理財,將屆滿兩年,起初只有兩家金融機構,如今已經成長至10幾家,大家各擁利基搶食商機,眾多智能理財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截至去年8月底,美國RoboAdvisorPros.com統計,美國機器人理財規模突破2000億美元,未來幾年,全球機器人理財規模將呈現雙位數的增長,預估使用機器人理財人數將在2022年達到1.2億人,與目前相比是數倍成長。對照國內機器人理財才剛上路兩年,未來成長空間可謂相當大。
不過,儘管商機極具想像空間,發展機器人理財需要投入龐大資源與人力,市場上卻有不少掛著智能理財之名,提供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建議,殊不知背後所稱的大數據,可能只是靠程式抓取網頁資料、或是撈取舊有資料庫,所建議的投資組合自然要打上問號。

全球市場規模 雙位數成長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人工智慧模組仍在不斷優化,不定期更新資料,」國內第1家推動機器人理財上線的王道銀行數位理財部副總經理朱挺豪表示,機器人的腦是「garbage in、garbage out」,吃進的資料是垃圾,出來的結果也會是垃圾。機器人運作是靠深度學習,透過比對1張1張線形,預判接下來各資產類別的走勢往上或往下,所以學習內容的品質、內容能否不斷更新,是決定機器人是否有聰明AI(人工智慧)腦的關鍵因素。

演算法技術 時間印證績效

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的機智投顧,主要是提供金融機構的機器人理財顧問解決方案,這套系統背後的AI腦宣稱是「華爾街等級」,背後演算法正來自於全球最大獨立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
晨星本身不僅是一家基金評等機構,同時也是一家管理資產逾2000億美元的跨國中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逾20年資產配置及投資研究經驗的背景下,其演算法技術在歐美已開先例實際運作,包括美國券商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以及近期獲得《富比世》(Forbes)雜誌報導Robo第1名的富達「Fidelity GO」皆是採用晨星這套技術。
機智投顧總經理李哲宏指出,演算法對未來預測的準度,尚未百分百,但採用的演算法,最好要經歷過多空洗禮,並長期經過實際驗證,看得到過去績效表現,才能讓人相信這一顆AI腦。據了解,目前公股銀行也積極切入機器人理財這塊市場,現階段與機智的合作進程也達8、9成。
除此之外,也有投顧業者看準國際規格資產管理資源尋求合作。4月初才上線的「先鋒WISEGO」,便是先鋒投顧聯手德國第1大基金公司─德意志資產管理(DWS),後端系統採用DWS演算法技術,目前在歐洲包含法人和個人使用戶約1900多位左右。
富邦銀行則是與英國1家Nutmeg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奈米投」,引進分割技術,克服ETF交易單位問題,是目前智能理財平台率先以全球ETF作為資產配置的標的。另外,鉅亨網買基金平台也與工研院合作推出本土的機器人理財平台「阿發總管」,主打國人偏好的配息機器人積極切入這塊市場。
AI 智能理財機器人翻倍成長,各大金融機構搶食商機

再平衡機制 守住資產收益

推廣機器人理財蔚為風潮,也是一股趨勢。以提供自動化、客製化投資的網路平台,廣納普羅大眾以低門檻資金,享有過去高資產才有的投資顧問服務,那麼上線近兩年實際運作情形如何?
以中信銀行「智動GO」為例,上線迄今近兩年,目前成功吸引7成未開戶投資基金的客戶,使用人數雖與個金800萬客戶相差甚遠,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根據中信銀行自行統計,該平台自運作以來,截至3月底,75%投資組合都是正報酬,表現最佳的漲幅逾1成,表現最差的跌幅小於1%,使用者8成以上賺錢。
不同於其他家,中信銀行能做到自動調整投資組合,也就是自動化再平衡。所謂的「再平衡」(rebalancing),分成再平衡(rebalance)和再配置(reallocate),前者是投組比率偏離原本設定達到一定差距,會將比率調整過來;後者則是建立在對市場研判,進而調整投資組合的股債配置。
這樣的作法在面臨市場劇烈震盪時,格外能發揮作用。中信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以去年2月初股市閃崩為例,當時股市下跌近10%,股市氛圍低迷,但系統顯示當下總體經濟無虞,股市超跌、價格被低估,因而增持科技類股。
同樣例子也發生在去9月,當時市場一片大好,但系統反映市場過熱,股債評價偏貴,當月即減碼科技類股,加碼健護類股,部分資金轉移貨幣型基金。
不過,機器人理財能否真正「自動化」執行再平衡這個動作,與各家金融業者所取得信託架構有關。目前多數業者是採用「特定金錢信託」架構,受限於法規,必須與客戶約定在一定條件下,才能進行自動再平衡,若超過約定條件則要以簡訊通知客戶,待客戶按下同意鍵之後,方能執行再平衡,一來一往之間容易錯失交易時機;而中信銀行是透過「指定單獨管理運用金錢信託」,即客戶同意簽約後,所有投資決策就交由平台操作。觀察現行國外機器理財平台大多採用此法,凸顯國內法規還須加緊腳步與國際接軌。
AI 智能理財機器人翻倍成長,各大金融機構搶食商機
▲機器人理財平台的特點,能啟動再平衡機制,幫助投資人理性管理資產。(圖/陳雅玲攝)

人機協作 提高客戶信任度

機器人理財在台灣才剛開始發展,其精髓在於投資組合、市場監控和投組再平衡,透過網路互動,在「全無或極少人工服務下」提供理財顧問服務,一者可以減少過去人為操作誤判的情形;二者提供投資人低門檻、低費用服務,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但有部分高資產客戶對於「把資產交給機器人還是不太安心」。元大投信認為,在投資理財領域運用AI,其實不太需要誇稱AI有多厲害,而是要以人為本,採取人機協作(hybrid)方式,取得客戶信任,甚至可以運用這套技術對內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對外則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智能資產管理解決方案。
楊淑惠也觀察到,高資產客戶對所謂的智能理財接受度不高,未來發展一定採取AI+HI(人類智能),讓理專搭配這套系統,用來達成客戶各個階段理財目標,同時也能維持有人服務的溫度。
事實上,美國以Betterment和WealthFront為首的機器人理財平台,在發展數年後,管理超過40萬客戶、150億美元的Betterment,自去年開始搭配真人財務顧問服務,推出個人財務建議套餐,採限時對談方式,為客戶解決生活中例如子女教育基金、退休、稅務等問題。
從海外機器人理財發展經驗來看,或許可作為國內發展的借鏡,不過現階段對業者的考驗,是如何讓機器人理財服務切入普羅大眾的長尾市場,拿出具體績效,才能把市場做大。而法規面、機制面也需要陸續突破,才有機會吸引更多投資人採用。

 

延伸閱讀
深度學習搭配強化學習,「AlphaGo之父」預言:AI未來也懂跨領域
原文出處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