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創造新品類,吃掉80%市場的稱霸策略

2016-12-02
阿爾・拉瑪丹
創造新品類,吃掉80%市場的稱霸策略
以下是關於行銷學史上幾本重要著作的簡介:
35年前,電視正當流行之時,兩位行銷專家出版了《定位》,告訴大家如何在現有市場中讓產品脫穎而出。
1991年,微處理器問世帶動個人電腦普及化,另一本書《跨越鴻溝》探討在現有市場推出創新產品時所遇到的行銷挑戰。
1997年,正值網路泡沫崩盤的年代,《創新的兩難》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解釋高度創新產品何以瓦解原來的市場。
時至今日,最有利的轉型力量則是品類:為新的產品打造新的市場,通常(但不總是)來自新創公司。絕佳的標語、絕佳的產品、絕佳的創意,光靠其中單一要素已經無法成功,現在真正關鍵的是開發出新的品類,同時也要打造優秀的公司和產品。
我們還發現,新的品類王策略和大腦科學其實有相關性。怎麼說呢?
《定位》、《跨越鴻溝》、《創新的兩難》裡所提到的理論其實依然成立。只不過,同樣的事現在是以超速度在發生。《定位》裡對1970年代的描述頗令人莞爾,「市場上有太多產品,太多公司,太多訊息」。那年代的電視多半只有三個頻道,轉盤式電話掛在牆上,而唯一能稱得上「搜尋引擎」的則是地方圖書館。
到了現在,世界早已起了翻天變化。Google成立於1998年,大約2000年開始流行。
臉書出現於2004年,我們從此有了一個全球通用的社群網絡。2006年,亞馬遜宣佈推出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算是創下業界先河。蘋果iPhone2007年上市。這種種產品跟服務大致定下了整個世代的基調,生活裡充滿了行動設備、社群網路、雲端運算,和遍地的數位資料。從2000年開始,敏捷軟件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理論益發流行,軟體推陳出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新型態融資機制包括群眾募資、天使投資網絡,加上新創公司育成計畫的盛行,讓新公司募集所需資金越來越便利,成立新公司的成本也創下史上新低(除了矽谷高到不像話的辦公司租金以外)。一家公司在2000年如果需要100萬美金才能推出第一個可用的產品,到了2015年可能只需要1萬美金。再來,千禧世代,這群新一代的消費者從小在數位化環境長大,也習慣了廉價、行動、能上網的產品和服務。到了2020年世界上一半的工作人口和消費人口屬於千禧世代。
所以,現在是有史以來開設公司和開發產品最便宜也最便利的時代。這也表示,任何一個大家所熟知的問題,市面上大概已經可以找到幾百個解決方案。很多品牌根本不知道怎麼唸,更甭提第二天還能記得。誰有辦法分辨Yik Yak 跟itBit,或者是Nuzzel。這麼多選擇令人根本無從下手。有需求的客戶,無論是企業或者個人,大多被迎面而來的宣傳搞得頭昏腦脹。於是,對人類而言,比較簡單明暸的辦法是從自己想解決的問題出發。也因此,問題本身就成了一個商品品類。最能清楚掌握問題的公司通常就能定義並贏得該品類。換言之,成功的公司不只是賣答案,也要懂得賣問題。

消費者先瞭解公司定義出的問題

對客戶來說,品類成為一種組織歸納的準則。社會大眾先是瞭解了公司定義出的問題,然後才出現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Uber最早是用一個簡單明確的問題來定義品類:計程車服務通常很糟。隨著版圖擴張,它們也架構出一個更大的問題,擴大品類的涵蓋範圍:如何在不買車的情況下來去自如? Uber必須讓人們瞭解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可以用新科技解決了。很多時候,人們沒有意識到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
當群眾瞭解了問題,大家會去找最受歡迎的解決方案。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產品跟服務,沒有人可以一樣一樣研究比較,所以我們會選擇領導品牌。全球網路、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讓每個人輕易找到最流行的方案,一擁而上。可以說只要問題(也就是品類)一被社會了解,群眾就會找到最受歡迎的方案。特別是數位產品跟服務,完全沒有選擇第二甚至第三名的理由。你想要最好的產品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產品,而且是立刻。最多人選擇的品牌拿下幾乎整個市場;第二名拿到的殘餘價值勉強可以存活;剩下的大概只能分到殘渣。
關於品類和消費者如何做出購買判斷的理論,其實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甚至早在1970年代賴茲和屈特就寫過「面對複雜的選擇,人們開始學會簡化」,還有「將他人、物件、品牌排出優劣順序,不僅是方便有效的組織辦法,也是避免自己被複雜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必要手段。」(很神奇吧?1970年代的人感到喘不過氣!假如有個1960年代的人穿越到2010年,光是去好市多走一圈或是上網瀏覽蘋果商店,可能整個腦子都要燒壞了。)即使是在那個年代,賴茲和屈特也提到行銷人已經知道稱霸品類才是唯一王道,「歷史證明,消費者第一個想到的品牌長期市佔率,通常是第二名品牌的兩倍,第三名的四倍。」「而且這數字很難起變化。」
今天和以前不同的是這種情況的明顯度和市佔率差異。1970年代新產品或新品類出現的速度,比現在慢很多,因為進入障礙高。當時的新產品一定是實體產品(沒有數位這件事),需要製造並且配銷。要打響品牌,就得花錢購買昂貴的電視或出版品廣告。現在,要開發像是Slack和Snapchat這樣的軟體,只需要幾個人窩在某個人的地下室裡,軟體完成後一個按鍵就把成果放上雲端,全球可見。只要消費者喜歡,產品很快在社群網站上爆紅,完全不需要花個3000萬美金買超級盃廣告時段。

數位時代下,品類化的威力更強大

賴茲和屈特所說的複雜生活則更是複雜到無以復加,所以品類化的威力也更加強大。很少有人有充分的時間和腦力一一深入分析每個購買決定,在這個選擇充斥的時代,人們反而想辦法減少自己的選擇。「越來越多的貨品和服務,並不見得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自由。」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在《選擇的弔詭》(Paradox of Choixe)裡這麼說。的確,把時間跟精力花在做選擇上反而削去了我們做其他事情的自由。
科學家對大腦和認知偏差的研究,也證實了品類可以是人類分析歸納的準則,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過,其他若干大腦學者也有類似結論。人類的大腦存在超過55個不同的認知偏差協助形成非邏輯性的決定,因為主要憑藉的是直覺,所以和事實與邏輯經常有落差。這是因為人類大腦在走捷徑,讓做決定更快更容易,特別是在資訊爆炸的情況下。
其中一種認知偏差稱為「錨定效應」,表示我們最早接收到的第一筆資訊,通常會影響我們對後面資訊的處理。例如,談判桌上的第一個提案,一般比後面其他的提案更有影響力。在品類的世界,最早解決問題的公司,會在消費者心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他後到的公司,都會被拿來和前者做比較。另外一個認知偏差是「支持選擇偏差」,人類傾向美化自己所做的選擇,只因為我們已經選了。這表示一旦你用了某項新品類產品或服務,即使後面出現稍佳的產品,你還是覺得你手上的果然是最好的選擇。這也解釋了為何即使其他公司推出確實比較好的產品,品類王依然屹立不搖。一旦人們選擇了王者,就始終相信王者絕對比其他人好,不管是不是真的。所以擁有較佳技術的公司,仍然可能輸掉品類之戰;品類王位置底定,消費者也認同後,其他都不重要了。
品類之王的概念也和人類的從眾心態有關。「團體盲思偏差」講的是個人傾向相信其他人相信的事。大腦研究顯示,當我們的看法和團體中其他人不一樣時,大腦會發出錯誤警示,警告我們自己可能是錯的。就品類學而言,團體盲思偏差加速了品類之王的誕生,消費者選擇品類王只因為這是其他許多人的選擇。對有些人來說,做出重大購買決定的壓力大到無法承受。
明尼蘇達大學的弗拉達斯.葛利斯克夫西斯(Vladas Griskevicius)研究後發現,當人感覺生命受到威脅,會在群體當中尋找安全感。「處於人群中讓我們感覺沒那麼脆弱,比較不會受攻擊,因為我們是躲在一群人裡。群體是我們的天堂,是避難所。」所以,打算買iPad的人,看到其他已經買了iPad的人會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安全。這種融入群體的渴望是人類獨有,而且從兩歲就展現了。  
品類學成立因為這是人腦的運作機制。更重要地,在過度刺激瘋狂的市場中,這是人腦選擇採用的思考模式,而市場只會變得越來越瘋狂。
透過公開上市公司的市值資料,我們更進一步找出品類策略和大腦科學的相關性。

品類之王的甜蜜點時期

我們分析了2000年到2015年間所有公開上市的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結果令人震撼。我們找到了不變的「甜蜜點」時期。資料顯示,一間公司最適合進行公開上市的時間,是創立後的6到10年間。甲骨文、思科、高通、Google、VMWare和小紅帽,都是在這個甜蜜點時期首次公開上市的品類王之一。大部份在這段時期內上市的公司都是我們所認為的品類王。
另外一個結論是,公司在成立後第幾年公開上市,對於上市後所創價值的影響,甚至比公司未上市前獲得多少投資金額還大。千真萬確!公司上市前所募得的金額,和上市後能創造多少價值一點關係也沒有。對我們的研究唯一有影響的數字就是公司上市的年齡。怎麼一回事?!
當我們看到保羅.傑羅斯基(Paul Geroski)的研究後, 一切謎底都解開了。傑羅斯基是《新市場的演化》一書作者,他的研究解釋一個新市場(也就是新品類)的各個演化階段。在市場最早期階段,公司(他稱為提供者)的數量扶搖直上,這個階段新的品類才剛定義完成,每個進入市場的玩家都搶著要解決問題。到了中間階段,公司數量下降,因為王者已經出現,漸漸淘汰競爭對手(品類王市佔率越來越高)。最後的階段裡,公司數量來到最低點,因為品類王已經掌握整個市場。我們在他的啟發之下製作出品類生命週期模型(圖表一)。
創造新品類,吃掉80%市場的稱霸策略
如同傑羅斯基所言,在第一階段整個市場的價值緩慢攀升,品類逐漸站穩腳跟;到了第二階段品類開發成長於是市場價值一飛沖天;最後的主導期階段市場價值將達到最高峰,然後漸漸走下坡,因為品類已臻成熟。
在品類生命週期模型的中段,公司數量和品類總市值兩條線交會。這個點代表品類已經茁壯、品類王浮出水面、社會大眾瞭解問題和解決方案,並且投資人開始挹注資金到品類跟品類王上。這是品類的爆發點。
先回到我們的甜蜜點研究。把甜蜜點研究的結論搭上品類生命週期模型表,可以看到甜蜜點正是落在傑羅斯基這兩條線交會點的附近。這似乎代表著最適合新創公司的首次上市時間點,和品類大爆發的時機不謀而合。網路出現後,品類爆發的時間始終落在第一間公司出現後的6到10年間,我們稱為六十法則。(網路出現前,品類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醞釀發展。1986年,微軟在自己的甜蜜點上市,當時公司已經十一歲了。)
創造新品類,吃掉80%市場的稱霸策略
為了找出為何品類總是在差不多的時間點達到爆發點,我們幾乎把腦袋都想破了。

改變想法,進而改變購買行為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了腦科學和認知偏差上。要人類改變想法,進而改變購買行為,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的大腦接受新問題和新解決辦法的速度只能這麼快。如果問題的規模較小,需要的時間自然較短。所以,青少年發現Snapchat然後決定用來傳一堆小屁孩照片給朋友的時間,絕對比一間企業的資訊長發現Salesforce.com,然後決定導入公司的作業流程來得短很多。這也是我們看到甜蜜期約在6到10年不等的原因。單純的消費性品類邁入甜蜜點所需的時間比較短;複雜的企業性品類邁入甜蜜點所需的時間較長。但絕對重點是:定義品類、開發品類,進而改變我們對問題對答案的看法,永遠都需要一段時間,長達數年的時間。
這對執行長、創辦人,或者任何品類創造人來說究竟代表什麼? 你們的首要任務是改變人們想法。你的產品、公司文化、行銷等等,一切都必須一致地感化潛在客戶的思維邏輯。
改變所思所想,購買行為自然跟著改變。而且,如果你的公司能夠改變人們的想法,自然會被視為品類之王,大部份消費者會投向你的懷抱。
所以品類才是最新的公司策略。(本文摘錄自《吃掉80%市場的稱霸策略》商周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阿爾・拉瑪丹(Al Ramadan)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阿爾・拉瑪丹(Al Ramadan)

矽谷顧問公司Play Bigger的創辦人,協助創業者成為類型之王,在科技業有超過25年的經驗。

 

延伸閱讀

巫宗融(早餐吃麥片執行長):垂直電商提升回購率的5大秘訣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