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2017-01-20
創新拿鐵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圖片來源 : Pixabay
Uber中國與滴滴出行併購交易宣布當天,Uber董事會成員Bill Gurley表示,Uber在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將來要從Uber手上搶奪市占率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就如同Uber在中國市場面臨困境,難以與滴滴出行競爭一樣。然而果真如此嗎?作為市場領先者的Uber花招百出,躍躍欲試的後進者要如何逆勢突圍呢?
2016年8月1日,全球叫車服務龍頭Uber與大陸主要競爭對手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聯手向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滴滴將收購Uber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合併後的新公司估值約為350億美元。根據中國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發佈的《2016年Q1中國專車市場研究報告》指出,滴滴以85.3%的市占率位居行業之首,Uber中國則以7.8%位列第二,以此推估,兩者合併後將以高達93.1%的份額獨占市場鰲頭。
中國線上叫車市場從此邁入一家獨大的局面,但全球市場可仍是風生水起、百家爭鳴。Uber雖然深受投資者追捧,業務開展遍及全球536個城市,2016年7月美國市場的每月活躍用戶數將近1,600萬,是第二大競爭對手Lyft的四倍。但這絲毫不影響後進者們前仆後繼地投入,他們或藉由強化「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抓緊目標客戶,打出專屬服務特色;或運用「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應戰「先進者」(First Mover)。

1. 善用「市場區隔」,Lyft僅花三年坐上老二位置

作為Uber在美國市場的最大競爭者,Lyft雖然起步較晚,但在美國部份城市占有率已經達到足以獲利的20%。Lyft深知,作為一個後進者(Second Mover),若只是一味追隨模仿,在資金和經濟規模遠不及Uber的情況下,這一場戰可說毫無機會。
因此Lyft運用「市場區隔」,挖掘出對其最具優勢的「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進而尋求可行「定位」(Positioning),並依此發展合適的行銷策略,以在高度競爭的美國線上叫車市場站穩腳步。
 
所謂「市場區隔」是指企業將一個異質(Heterogeneity)的大市場,依據「地理環境」、「人口統計」、「心理統計」、「購買行為」等四大變數,劃分為許多小的同質(Homogeneity)群體的過程。一個理想而有效的區隔市場應該滿足以下條件:同一區隔內的群體差異性小,不同區隔間的群體差異性大、區隔後的子市場必須能具體衡量,且擁有足夠規模,能為企業帶來高獲利,值得企業進行開發。
Lyft藉由「人口統計」與「心理統計」兩大變數成功創造區隔。相較Uber強調商務、專業,以尊貴的黑頭車作為主要形象,車款限制多;Lyft則選擇主打青壯世代,除了對車款和車齡的限制相對寬鬆以降低乘車費率外,整體形象顯得青春洋溢、風趣俏皮,毛茸茸的大粉紅鬍子掛於車前,一眼望去,十分親民。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美國市場調查機構SurveyMonkey的統計資料也驗證了Lyft對「目標市場」的選擇(參考表一),Lyft和Uber在13-17歲、30-49歲兩個年齡區間的使用者比例相去不遠,但在18-29歲區間,Lyft明顯高於Uber,而Uber則是超過四分之一的使用者年齡在50歲以上。對照使用者收入也可一見端倪(參考表二),Lyft近六成使用者的年收入低於50,000美金,Uber則超過一半以上使用者年收入大於此。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圖片來源:SurveyMonkey

2. 如日中天的老大,Uber對市占率的渴望

儘管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超過80%,Uber絲毫不敢鬆懈,面對Lyft及其他後進者的步步進逼,Uber緊盯對手動向,持續發佈多樣服務以維持龍頭地位。除了推出「UberEATS」美食派送服務,搶攻餐飲外送商機外,在線上叫車市場則是運用「市場區隔」中的「人口統計」與「購買行為」變數,針對不同目標客群推出各種服務,或是價格及乘坐人數上的差異,或是滿足特殊需求,進一步搶奪競爭者的市場份額。
以台灣為例,單就價格區分,就有乘坐特定高級車款的尊榮優步(UberBLACK)和價格相對平實、適合日常搭乘的菁英優步(UberX)。若考量乘坐人數,也有1-6人座、駕駛箱型客貨兩用車的uberXL及1-7人座、提供高級休旅車的UberSUV。
此外為了年長者、行動不便或需要額外協助的乘客,Uber則提供了關懷優步(uberASSIST)服務,透過專業受訓駕駛的協助,使身心不便者能擁有更多行動自主權,不再侷限過往活動範圍。其他還包括可選擇與陌生人共乘的uberPOOL以及uberTAXI,直接與當地計程車串聯、且使用Uber系統,付款可免現金。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Uber運用「購買行為」變數,針對不同族群推出多項服務(圖片來源:Uber官網)
同樣地,Lyft雖未跨出美國市場,但在美國本土也仿照Uber,一前一後推出類似服務。相較沒有車款限制的基本服務,更多乘坐人數的Lyft Plus(6人以上)、僅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主要大城推出,提供豪華車款的Lyft Premier,以及落實共享經濟的共乘服務Lyft Line。

3. 全力追趕Uber!Lyft塑造品牌「差異化」提升競爭優勢

然而,在高度競爭的線上叫車市場,單靠「市場區隔」針對不同客群推出五花八門的服務,就想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明顯還不夠。Lyft能坐穩如今位置,高度「差異化」的品牌形象方是至要關鍵。
管理學大師波特(Michael E. Porter)曾提出企業的基本競爭策略可分為三種,其中一種便是「差異化」策略。「差異化」策略適用於高度競爭的飽和市場,或是目標顧客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相對較低、有其他特殊需求等。企業藉由在產品或服務、技術、流程,甚至是關鍵人員、品牌形象等的獨特創新,創造核心優勢,為企業帶來長期價值,進而拉大與競爭者距離。
Lyft標新立異,選擇深受女性喜愛的粉紅色系作為品牌標誌,完全不同於市場領先者Uber的高端黑,這使得Lyft看起來天真無害,安心感十足,從而吸引了更多女性乘客,也招攬了更多女性司機的投入。根據統計,Lyft女性司機的數量是Uber的兩倍,平台上高達30%的司機為女性,而在Lyft曝光的行銷廣告中多數也都是女性司機的情境。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Lyft強調注重安全與快樂的乘車體驗(圖片來源:Lyft官網)
 另外,相較Uber制式的專業服務,Lyft還提出「歡樂司機,快樂乘客!」(HAPPY DRIVERS. HAPPY RIDERS.)的口號,鼓勵乘客坐在副駕駛位,和司機進行互動交流, 使司機與乘客之間就似一般朋友一樣輕鬆隨意。而Lyft也鼓勵司機從穿著打扮上顯現個人特色,或者將車子裝飾成各種不同的風格主題,以帶給乘客更有趣的乘車體驗。
除了品牌形象,在手機應用程式(APP)上,Lyft與Uber最大的差異在於Lyft允許司機接受小費。乘客為司機評價打分後,能自由選擇是否支付司機小費,這樣的設計不只呼應了上述口號,也藉此激勵更多司機為Lyft提供服務,以抗衡Uber的龐然大軍。

4. 不只是司機,來Juno一起打拼當股東吧!

今年2月初,由即時通訊軟體Viber創辦人Talmon Marco成立的紐約新創公司Juno進軍美國線上叫車市場,雖然目前只有Beta版的應用程式,也僅在紐約提供服務,卻大膽提出另一種「差異化」策略。Juno認為,叫車市場不應只著眼於服務乘客,也應設身處地為司機著想。因為唯有熱情快樂的司機,方能帶來高品質的周到服務,也才能吸引更多人力投入。
線上叫車群雄爭霸!看「市場區隔」如何協助後進者挑戰 Uber
 圖片來源:Juno官網
Uber與Lyft兩者競相降價,提供各式促銷優惠,實在了無新意。滿足司機方是創新手法!在市場上充斥著Uber司機的埋怨與抗爭時,Juno直戳Uber罩門,對外表示,為Juno提供載客服務的司機將可於2026年擁有公司50%的股份,希望藉此提高司機的忠誠度,促使他們捨棄Uber與Lyft。另外在佣金的抽取上,相較Uber 抽取20%-25%、Lyft抽取20%的車資作為平台使用費,Juno則僅抽取10%,以增加司機的額外收入,提高其幸福指數。
路透社所徵詢的11位經濟學者認為,線上叫車市場並非投資者眼中的「贏家通吃」產業。進入門檻並不高,贏者全拿的機率小,這將是一個持續高度競爭的市場。經濟學者們也預估此市場至少能夠容納兩家成功的大型企業,同時還會有數家小型業者倖存。明爭暗鬥還在持續,究竟是Uber獨霸天下,還是與通用汽車(GM)進行策略合作的Lyft能逐步蠶食Uber領地?諸如Juno一類的後進者是很快消失不見又或持續吸引投資者眼光?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