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陳良基(科技部長):AI大浪來襲,台灣需要更多人才

2017-06-16
數位時代
陳良基(科技部長):AI大浪來襲,台灣需要更多人才
圖片來源 : Visual Hunt
【SmartM解讀】人工智慧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而台灣也將持續打造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讓台灣不會在這波浪潮下被淹沒。 
「今年是台灣AI元年!」明知道喊口號容易被攻擊,為什麼科技部還願意登高一呼,把自己放在靶心上,編列四年總數110億以上的預算發展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真的就是未來嗎?政府為什麼要把錢花在這裡?花了錢又有什麼效果?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這是台灣繼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後,好不容易遇見的「大浪」。如果,台灣不希望被淹沒,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乘浪而上。
他認為,國家不見得要挑選特定產業來解決人才問題,根據過去經驗,選了之後,也不一定成功。所以,科技部看的是未來。確定趨勢後,打造具備這些能力的人才,讓他們擁有技術,而不是某些特定產業。
陳良基(科技部長):AI大浪來襲,台灣需要更多人才
陳良基,成大電機博士,過去在台大電機系擔任教授。除了豐碩學術成果,他更鼓勵學生創新創業,開辦創創學程,並陸續擔任台大副校長、教育部次長等職務。今年2月接掌科技部後,被譽為最懂「創新」的部長。
日前,Ptt創辦人、前微軟亞太區人工智慧首席研發總監杜奕瑾宣布回台創業,打響台灣人工智慧發展第一炮,但接下來,台灣該怎麼吸引、甚至誕生足夠的AI人才,政府的計畫會牽動整個國家的產業優勢。因應趨勢,科技部如何逐步打造AI人才生態系,《數位時代》透過和陳良基的訪談,做出整理。以下為訪談內容:

Q:科技部對台灣AI人才的整體規劃是什麼?第一步是建置耗資50億的運算電腦?

政府真正在看的是「環境面」。我希望當全世界在談論AI時,也知道台灣是一個不錯的環境,這是首先我們最想要改變的方向。那麼,如何營造有吸引力的環境?從AI產業來講,就是要有「足夠、最好的人才」,那怎麼把人才集中到台灣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要努力的。
所以,我想要打造AI主機,希望至少是全世界前十大快速的電腦,讓大家來使用(學界免費、業界收費)。這樣會讓人才覺得說,台灣有這麼好的環境,加上IT環境也不錯,可以考慮未來發展。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AI產業的特性,需要足夠大量的資料進行運算,資料越多、機器學習的準確率就相對高。比如我們講中文,外國人可以多聽幾次慢慢學;電腦的學習過程也是這樣的,聽你講話10小時、1萬小時……,如果你要讓它慢慢學完,會花太多時間,但若想加快速度,就要有很快、很厲害的機器。

Q:有了AI主機之後呢?科技部下一步是什麼?

我們真正想做的是AI生態系。這是一種會流動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政府帶頭、提供電腦機房,希望讓國外人才開始動心起念,覺得值得考慮來台灣,這是第一點。
再來,就是在全台打造三到四個研究中心,一方面可以把台灣的學界研發能量帶出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這些AI人才群聚討論,畢竟A級人才也會想跟A級人才一起切磋,而像他們這樣頂尖的人才,如果能適當提供一個好的溝通平台,從中迸發的創新值得期待。

Q:這些研究中心的特色是什麼?台灣各大學不是已經有很多頂尖師資了嗎?

這幾個中心將會跟台灣各大學結合,找國外頂尖的AI學者進駐,可能是短期交換學者,或是講師身分。如果國外開出很高的薪水給這些人才,那麼國內薪水至少不能讓他們覺得汗顏。
所以之前我也跟總統報告,這三個或四個中心,會破除現在薪資結構,主要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前瞻引導,讓國內有機會「翻轉低薪制」,用類似國外的薪資來聘用這些研究員。如果他的學生也願意來台灣投入AI研究,我們也照樣用國外研究生的薪資支付給他,假設是五、六萬,就用經費付出去。
陳良基:「我們真正想做的是AI生態系,希望讓國外人才開始動心起念,考慮來台;再來,就是在全台打造研究中心,提供一個好的溝通平台。」
如此一來,應該可以吸引到一些AI人才。因為台灣的AI師資也是世界知名的,藉由他們在國際間的影響力,應該能號召國外許多學者前來交流。過去可能卡在經費不足,所以讓人才交流受到限制,未來,科技部會提供支援。希望透過這樣的群聚效應,把人才找來台灣,不論這個交流是長期或短期。

Q:除了如何從國外吸引本國籍、外國人才回台,對於國內的AI人才又該如何培養呢?

過去,我擔任教育部次長時,也曾考慮以學程的方式來協助學校,但對於AI人才養成,我們不希望是用開設AI學系這樣的方式來進行,主要是想避免跟風入學的現象。過去,當吳寶春成為一股旋風,很多學生都對烘焙有興趣,學校也樂得開設相關系所,用小投資換來高招生,可是,台灣社會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容納下這麼多的麵包師傅。
因此,對科技部來說,我們就是推動這個趨勢,把需要的科技人才打造出來。這有兩個方式,首先是帶動新創公司出現,因為傳統企業升級較困難,最直接方式是有新公司,創造新產品時就會需要新人力。可是這也會有問題,因為新創公司的規模小、職缺不多。
所以另外一個方式,我們推動了「博士創業之星」和「海外人才歸國」方案,希望透過國內外的人才交流,最終,能把經驗和技術帶回來,影響大企業。

Q:對台灣的學生來說,真的會因為政府宣示,就覺得AI發展有潛力嗎?

以台灣的教育制度來看,家長還是會認為「高薪資」、「產業需求多」的職業值得讓小孩子投入,所以,科技部會想辦法鼓勵業界力量加入,儘管以執掌而言,並沒有辦法直接這樣做,不過,我們會透過產學聯盟,找業界加入提供「人才出海口」;當學校在做AI研究中心的時候,我們會另外聘請一位專門的產學聯盟執行長,負責協調產學界的人才銜接。
我會希望這個產學聯盟找來的執行長,同時具備業界資歷,也對學校的事務嫻熟。如果說找來很有能耐的人選,能夠把學術研究拉到業界;業界資源整合進學校裡,那麼就算他的月薪是30萬元,都要想辦法給到位,端出足夠尊重他的薪資。
當然,要成立這樣的產學聯盟,可能又會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目前我們規劃用科技部的預算,每年提撥10億元左右,希望能夠持續發展下去。

Q:那學校的AI相關師資,也會得到幫助嗎?

現在有個奇妙現象,學校教授可以當上市櫃公司的獨立董事,卻不能夠擔任新創公司的獨董,大公司可以,小公司反而不行。
所以我已經把科技基本法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希望能夠開放這件事,包含拿到股權的比例,也會趁機做調整,藉此鼓勵更多學術界老師,可以把研究變成可執行的點子。現在就期待在本會期可以通過修正。

Q:在推動AI人才發展的過程中,你認為最大的困難會是什麼?

我比較擔心業界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也沒有足夠的職缺出現,雖然科技部可以提供預算創造環境,但最終還是需要有缺口,否則人才也會塞住,進不來。如果說要用數字量化目標,其實就會希望每年可以有20家新創公司出現。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當浪來了,有的人會乘浪而上,有些人選擇觀望。將來,這些觀望的人,命運就是低頭哀嘆。我期待,台灣能創造出在浪頭上閃耀的那群人。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