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挑戰主流觀點,阿里雲創辦人王堅: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讓機器也理解才能創造機會

2017-10-23
數位時代/何佩珊
挑戰主流觀點,阿里雲創辦人王堅: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讓機器也理解才能創造機會
圖片來源 : 阿里巴巴
【SmartM解讀】阿里巴巴技術長王堅,不隨波逐流的思考、敢於違背主流市場觀點的態度帶領阿里巴巴殺出重圍,擠身跨境電商龍頭。對於數據、人工智慧等未來趨勢,他也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假如,十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口中的博士,就是被稱為阿里雲之父,曾任阿里巴巴技術長,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能獲得馬雲如此高評價,王堅其實非技術科班出身,而是個心理學博士,真正被馬雲看中的,應是他總是敢於挑戰主流觀點,在大量科技泡泡中找出未來核心方向的能力。

在線才是改變的根本

其實從王堅出書選擇以《在線(being online)》為命題,而不刻意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時下更引人注目的熱門科技詞彙沾邊的作法,就不難感受到他的「叛逆」。不過王堅的叛逆可不像青少年那樣只是為了引人注目,實際看過他的書、聽過他的演講,並且有過實際訪談後,可以清楚知道,在他這些非主流觀點的背後,其實都有過一番深刻的思考推演。
就像是之所以用「在線」為著作命名,是因為他認為這才是造成一切根本改變的核心,其重要性就像是幾千萬年來重要性不減的火。不同於傳真機、App這樣的產物可能會因時代不同而被淘汰,王堅認為現在要談數據、談雲端、談物聯網、談機器智能,如果少了網路,沒有在線,都只是空話。在他看來,現在被熱議的人工智慧,就像電力時代剛出現的第一顆燈泡,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看到有媒體喊出「互聯網時代結束,智能時代開始」時,忍不住直斥那是胡寫。
挑戰主流觀點,阿里雲創辦人王堅: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讓機器也理解才能創造機會
圖說: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在線是改變的根本(何佩珊/攝影)
除了認為網路時代才剛剛開始,從王堅去年啟動「城市大腦」這個計畫,也可以看出他與眾人不同的思維。

先有城市大腦,才有城市智慧

聽到城市大腦,很多人應該不自覺會與已經在各國推動許久的「智慧城市」畫上等號,認為王堅提出城市大腦這個新詞不過是新瓶舊酒。但這其實不是什麼文字遊戲,而是在王堅看來,過去做智慧城市,大多都是著墨在「IT建設」,也就是在把政府的工作IT化,但沒有辦法幫城市做數據資源最妥善的配置和應用。相對地,他想做的城市大腦,更像是串起千家萬戶、大小設施的電網,只是城市大腦做得是數據資源配置,而不是電力。
「我們蠻嚴謹的,我們講城市大腦,一定講杭州城市大腦、蘇州城市大腦,但後面叫系統就會說杭州城市大腦交通系統,從來沒講交通大腦。因為實際上是交通系統只有長到城市大腦上才可以做這事,為什麼要長到這上來,因為有數據資源。」王堅認為唯有這個數據資源平台實現了,才可能真正優化城市交通、城市工業,或是實時計算碳排放量等等,讓城市變得更「智慧」。
反之,如果只是讓城市設備IT化,就會出現王堅所說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同一根電線桿上的紅綠燈和監視器,雖然靠得很近,卻沒辦法相連互通。
另外王堅也想強調的是,他雖認為數據是少數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天然資源,但他也說,唯有數據沉澱到城市大腦的平台上,真正可被運用,才能真正稱得上是資源。他直言這是很複雜、很挑戰的工作,也是為什麼他會將城市大腦比喻為下一個登月計畫。而這也是為什麼在智慧城市發展多年後,在他看來城市大腦還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肥沃土地和巨大機會。
挑戰主流觀點,阿里雲創辦人王堅: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讓機器也理解才能創造機會
圖說:在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打造的雲棲小鎮中,成立了名為博悟館的空間,其中王堅在《在線(being online)》這本著作中對數據的看法,也成了展間設計的一環。

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

而在和王堅對談的過程中可以注意到,每當談及數據時,他總會用「沉澱」這兩個字,而不是「蒐集」。他形容,數據就像是你修了一條路,當有人在上面走,腳印就會沉澱在路上,這其實不是修路的人刻意要蒐集腳印,而是自然就沉澱在路上。而在過去,人類沒有蒐集這種腳印的能力,或者說,蒐集所花的代價會超過你可能從數據得到的好處。但他認為網路時代的發展有利於數據的沉澱和展現價值,也讓人類進入全新的時代。 
他進一步提到,因為沉澱和蒐集的用語不同,連帶影響了大眾對隱私權的看法。而這方面的論點,王堅無疑是又一次向主流觀點挑戰。
王堅指出,用蒐集會有兩個壞處,一是蒐集往往意味著是要付出比較高成本的行為;二是蒐集通常代表是有意為之,自然引來可能會有人將數據拿去作壞事的猜想。他說,如果大家理解到數據是沉澱下來的,也就知道數據是在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出現的,那是否連「作惡源頭」都沒有了呢?
這是為什麼他會認為歐洲立法保障數據被遺忘權的作法是不明智的。王堅說:「這可能會讓他們失去一個時代。」他解釋,「不是說有些數據不該遺忘,而是要故意去遺忘其實很危險的。」就像火山爆發以後把樹清乾淨,那十億年後也不會有石油了。
特別是在推行城市大腦的工作之後,他對這件事更加有感,在訪談中幾度為城市叫屈,指「每個人都在(向城市)索取,但不貢獻。」他認為公民數據該沉澱到城市、到生活空間,並強調這其實不是分享的問題。「數據不是為了分享所以要蒐集,而是因為沉澱所以有機會分享、創造價值。」他認為當人開始重視隱私權,是一種文明,但「城市大腦是新文明的開始,就是我要給城市貢獻東西了。」

大數據不是為了把數據訊息化

挑戰主流觀點,阿里雲創辦人王堅:數據是沉澱而非蒐集,讓機器也理解才能創造機會
圖說:王堅對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時下熱門領域都有個人不同的見解。(何佩珊/攝影)
關於數據,特別是「大數據」,王堅還有一個特別的提醒,表示「有人嘴上講大數據,心裡想得卻是怎麼把數據變成信息,這作法不對。」他解釋,把數據變成訊息,這在邏輯上是正確的。但一方面他認為今天大部份數據其實是沒辦法被訊息化的;二者應該思考的是,過去是因為人不能理解數據,所以必須經歷將數據轉化成訊息的過程,但今天如果機器可以直接理解數據呢?
王堅比喻,這就好像今天大部分的人是沒辦法走路去上班的,必須要搭地鐵等交通工具。雖然不能否定有人就是可以走路上班這件事,但如果沒有認知到大部分人上班需要地鐵,那就是沒有抓住時代的變化。在他看來,今天產業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怎麼把數據變成訊息,而且他相信這方面的工作,許多美國企業已經完成了,「再去添磚加瓦改一改,那就是marginal improvement, 除非你找到突破,但這是不能想像的。」所以他倒過來想,「怎麼不要把數據變成信息,怎麼讓機器理解數據,這是great great opportunity(巨大的機會),這是差別。」

是機器智能不是人工智慧

而不久前《數位時代》也曾報導過,王堅認為人工智慧的說法有問題,「機器智慧」才更加適切的論點。他認為字面上的不同,實際上可能造成巨大的認知差異,進而影響整個未來發展方向的偏差,和想像邊界的侷限。
就是因為王堅不隨波逐流的思考、敢於違背主流市場觀點的態度,阿里巴巴才會在八年前,在各種懷疑和不看好的眼光之下,投入大量資源成立阿里雲,並在今天登上全球第三大IaaS雲端服務商的地位,甚至今天阿里雲副總裁李津已經敢自信地說,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阿里雲將會再次超越,成為雲端市場上的兩強之一。
相對於在技術面上的開發和突破,王堅這位技術委員會主席在阿里巴巴扮演的角色和價值,更重要是在科技趨勢的大浪之中,梳理出未來方向。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