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台灣自媒體協會企業報導》做貝殼放大的知識後盾,群眾觀點3步經營

2018-02-20
SmartM/杜宜芳
台灣自媒體協會企業報導》做貝殼放大的知識後盾,群眾觀點3步經營
圖片來源 : 貝殼放大
【SmartM解讀】從顧問親自執筆、專人編輯書寫,到將貝殼放大的集資專案融入介紹與專訪,群眾觀點作為亞洲唯一的群眾集資媒體,期望做貝殼放大的知識後盾,發揮更多影響力。
在台灣談群眾集資,貝殼放大絕對是大家熟稔的品牌,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貝殼放大底下還有個經營集資知識的自媒體──群眾觀點。自2015年創立,群眾觀點關注全球有關集資專案與群眾力量的內容,至今在自然流量的帶動下已有超過5萬名粉絲。
「這大概是亞洲唯一有關群眾集資的媒體,」群眾觀點主編江婕羽說。談起群眾觀點當初成立的初衷,江婕羽指出,其實就是想推廣「群眾集資」的概念,在台灣,大家對群眾集資專案的信任度仍然不高,在拿出信用卡實際贊助之前,台灣人會有很多考量,而群眾觀點想做的,就是將相關知識帶到台灣,讓更多人實際認識群眾集資。

由顧問執筆,改作專人編輯經營

最早的群眾觀點,是由貝殼放大的顧問們親自執筆,寫出一篇篇專案介紹日記。在群眾觀點的網站上,可以清楚看到日記、觀點、影音、人物、教室五個分類,其中日記會介紹全球最新的集資專案、觀點則針對專案做更深入分析,在2015年剛成立之初,這些內容由群眾集資的顧問執筆,在輔導專案之餘,引入全球的集資專案資訊。
如今,隨著顧問專案的工作量增加,群眾觀點的文章則轉由專人編輯書寫經營。轉作編輯書寫,作者來源變少了,群眾觀點的自產內容卻變得更精,除基本上每日一篇的專案日記外,觀點也針對近期案例有更清楚的解析,在和貝殼放大的合作上,則能透過專案日記介紹與專訪的方式,帶著讀者更深度地了解團隊,進而吸引潛在贊助者。

融入集資專案,將自媒體角色定位在「朋友」

身為貝殼放大的自媒體,過往群眾觀點並不常在內容中提到貝殼放大,而是從專案的角度切入。江婕羽指出,貝殼放大其實一直以來並不只是想成為一間顧問公司,顧問的角色是在團隊的身旁,針對需要協助的地方給予建議,群眾觀點自媒體的精神也是如此,藉由內容文章,以介紹專案的角度提供讀者相關知識。
江婕羽將群眾觀點的角色定位在「朋友」,用詞上輕鬆、俏皮,爭議事件則以事件始末的角度客觀論述。以2017年年末的「嘖嘖杯」抄襲爭議為例,群眾觀點的角色比起評論者,更像是將事情的始末釐清整理,最後呈現給讀者,這篇文章,在議題的綜合效益下,網站上的按讚互動人數超過434人,成為群眾觀點2017年最熱門的文章。

做貝殼放大的知識後盾,從新角度切入經營

在選材上,群眾觀點的內容仍會著重在創新,做貝殼放大的知識後盾。江婕羽補充,群眾集資就是一個孕育創意的地方,作為此領域的新聞媒體,終究要凸顯群眾集資的價值,或專案對既定產業的破壞性革新,而這些趨勢與資訊,最終也能作為顧問的知識後盾,讓顧問在輔導專案時擁有更多背景知識參考分析。
內容角度上,群眾觀點也計畫增加「贊助者」角度的內容,從新角度切入經營。江婕羽解釋,過去群眾觀點做了許多集資案的專訪,對以顧問服務為主的貝殼放大來說,當團隊要發起專案時,就會想到貝殼放大,之所以會想增加「贊助者」角度的專訪與內容,目的是要讓贊助者想到要贊助好東西時,也能到貝殼放大群找案例,扭轉品牌的既定印象。
對群眾觀點來說,不只做自媒體,更自詡成為群眾集資的推廣者。自2015年至今,群眾觀點每年都會製作《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整理出當年台灣所有集資專案的件數、類型統計與相關數據;在「嘖嘖」集資平台的帳號追蹤,群眾觀點也成功連結超過454位讀者實際贊助,這個自媒體平台,正靠著內容的力量,一點一滴發揮自我影響力。
貝殼放大為「台灣自媒體社群產業發展協會」(簡稱自媒體協會)會員企業。自媒體協會為台灣唯一且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自媒體產業相關協會,匯聚跨領域力量,策動產業市場整合,協助自媒體經營者之發展。
未來將定期提出自媒體社群產業的發展報告與相關報導,掌握產業的最新脈動與商機。欲知詳情,請點擊參考:自媒體協會官方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