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新書搶先看》90天科學改造計畫,個人整體效能提高100%

2019-08-25
班・安杰
新書搶先看》90天科學改造計畫,個人整體效能提高100%
更多有關高效工作力的精華資訊,
《聚焦20%高密度工作力》、《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等影音說書,
由職場訓練大師謝文憲、網路連續創業家許景泰為你18分鐘精闢導讀
每月訂閱只要190元,立即暢聽200本精選書 >>> 立即訂閱
 
警告:請勿在尚未諮詢醫師前就擅自停用藥物,以免危害健康。還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戒斷症狀。
 
我十歲時,某次從睡夢中醒來,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爸媽光速跑進房裡,連忙把我送到最近的醫院,離家只有十分鐘路程。他們很清楚我出了什麼問題,以前就發生過了。
那不是惡夢造成的,是氣喘嚴重發作。不曉得你有沒有那種經歷,睡到半夜時,無預警之下就吸不進空氣,好像有人掐著你的脖子不放,你伸手想抓住對方的手,那裡卻什麼也沒有。自己就快要死了的想法立刻浮現腦海:「萬一我這次撐不過去呢?」
我是在澳洲南部某處養了家畜、種了作物的農場上長大的,氣喘成了我人生每天的一部分。這種呼吸道症狀會引發肺部痙攣和呼吸困難。上一刻還快樂得像站在世界頂端,下一刻就進入全面的防禦者模式,為自己的生命奮戰。氣喘會導致體內整個系統短路,學習、記憶、處理速度、和注意力都會受到影響。
還有一點更糟,氣喘很狡猾。就算沒有很焦慮,但生理症狀會騙你,讓你誤以為自己很焦慮,從而觸發心理回應,再觸發生理反應。因此,人們往往不由得要問:「我是因為氣喘才焦慮?還是因為焦慮才氣喘?」有可能都對,有時是氣喘引發焦慮,有時是焦慮引發氣喘。
 

放棄的真正原因與應對之道

你可能不由得會想,氣喘到底跟成為頂尖表現者及達到目標有何關係?很簡單,氣喘症狀十足展現出兩大可能的根本原因。氣喘是患者對某個過敏原起了心理回應,或者對某個念頭起了生理回應。這兩個起因都會導致心情、行為、和身分(這個最重要)產生重大轉變。
從身分差距公式就可得知,成功的關鍵就是要懂得掌控活力、情緒、想法、和行為,把這些當成是完整系統的一部分,同時還要保護電源的供應。如果油箱裡沒有燃油,擁有法拉利跑車又有何用?
若有因素(例如藥物、食物、和毒素)耗盡我們的電池電力並切斷電源供應,做起事來就極其困難,我們無法清晰思考,失去愉快感,也沒有充分的燃油能照亮前方的願景。
攝取咖啡因或糖(例如喝下能量飲)可能會讓人突然獲得一陣活力,有電力完成某件工作並暫時變成促成者,但那絕非永續的活力來源。這些是骯髒的燃油來源,會操控人們的想法和心情。而我們變得昏沉無力時,我們變得倚賴這些燃油來源撐過早上時,想法與心情特別會受影響。
 

想法受到操控

二○一七年三月,我受夠氣喘了,我去找醫師,希望能找出答案。當時,我每天都要用很多次泛得林(Ventolin),把這種氣管擴張劑當成預防用藥,但卻毫無效果。我向醫師提議,不要使用該藥物,另外找出健康的替代方案。醫師覺得很荒唐,斷然拒絕。我覺得自己這樣問好像笨蛋。醫師開了新的預防用藥給我。當天晚上,我在凌晨兩點醒來,快要整個焦慮起來。在昏暗的燈光下,我的視線立刻望向櫃子上的藥。會不會是藥物的副作用導致我這樣恐懼煩躁?
我拿起筆電,接下來兩個小時都在鑽研對這種常用藥物的研究以及其副作用。泛得林已成為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看到患者對它發表的意見,我感到非常訝異。我從來沒想過要質疑泛得林。Ask a Patientwww.askapatient.com)網站有多份報告引述患者的藥物反應,例如焦慮發作、躁症行為、緊張、過動、不耐煩、立即陷入重度憂鬱等。有人還寫道自己打算自殺,幸好即時意會到是藥物作用所致。
 
於是,我不由得開始思考以下問題:
我的行為真的是自己造成,且未受其他因素操控嗎?
藥物會不會切斷或縮減我的意志力?
我這輩子憂鬱症發作時,是不是季節性過敏造成泛得林用量增加所致?
一直以來,會不會是藥物引發了我的焦慮並限縮了我成功的能力?
泛得林噴霧劑的副作用會不會造成腦霧和疲勞?我身為作者與專業講者的職涯差點就此毀了。
我對氣喘與處方藥物並未充分瞭解,是不是因此走向失敗?
如果是泛得林噴霧劑在操控我的情緒,那我要收回自己的情緒並掌握自己的健康!然而,我可不要就此停步,我想要知道自己還錯失了什麼,哪些因素操控我的行為並可能影響到一般大眾,還限縮人類潛能。
那些成藥在市面上標示為安全,卻會造成心情改變、體能耗盡,讓有能力的人變成空殼,而且不只是成藥會導致如此,還有其他因素也會。我想要揭開自身行為愈趨改變的背後,存在著哪些根本問題,想要解釋世界各地數百萬人為何難以達到目標,還質疑起自我價值。
我們每天跟藥物、食物、和毒素的交互作用無以計數,從而可能造成心理疾患,這些交互作用可左右我們的想法、行為、心情、活力、身分,卻太常遭受忽視或覺得不值一提,還被人說:「那是你想像出來的,克服吧!」
食物、藥物、和毒素可能造成心理疾患、思緒不清,還會引發損及自我的行為,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
食物、藥物、和毒素的交互作用要麼替你充飽電,要麼耗盡你的電力。問題就在於我們耗盡電力、轉成守護者或防禦者模式時,並未發覺這項外在因素是可以掌控的,反而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其實,我們是對生化反應起了心理回應。
飲食或症狀突然轉變,可能會產生非常劇烈的反應,於是只好求醫。接著,除非自己或醫界造成的歸因過程會自然而然自行修正,否則這過程會繼續反覆循環不止。
我曾跟以下人士對談:防彈飲食法創始人戴夫.亞斯普雷; Neurohacker Collective 益智劑公司的丹尼爾.施馬騰伯格(Daniel Schmachtenberger); EverlyWell 公司的茱莉亞.齊克(Julia Cheek),該公司提供居家健康檢驗; Thryve 公司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林理查(Richard Lin),該公司以大量研究為基礎,提供微生物體檢驗與益生菌。結果我發現他們有一項共通點,起初都是向基層醫療專業人士求助,卻都大失所望。求醫的經驗讓他們更決心要治療自己,還設立公司,協助他人達到最佳表現。
如果症狀很輕微,你會怪罪自己。如果症狀很嚴重,醫師找不出原因,就會怪罪你,醫師治療的是症狀,而非病因。
前述人士先前表現頂尖,有意志力要持續達到以前習於達到的工作表現水準,但他們的生化狀態支撐不了。
他們找到一些祕訣可擁有充分的生化活力,並藉此研究出解決辦法。在找出更長久的解決辦法之前,就算每天只有幾小時的清晰感也好。他們狀況最糟時,都是在防禦者、守護者、協調者、促成者的模式之間擺盪起伏。他們的情況跟我一樣,面臨的問題無法簡單用「缺乏意志力」一言以蔽之。他們的生理系統先前推動他們成為頂尖表現者,後來卻受到損害。他們只憑藉一種力量來源運作,從而導致失衡與各種症狀。
我的經驗並無不同。我不得不對自己的個人身分進行評估,還質疑起自己到底是誰,更不得不對我求助的醫師進行評估,找出他們有哪些偏見阻礙我獲得適當治療。偏見多之又多,傲慢更是處處可見。醫師不乾脆說他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依舊循往例進行同樣的血液檢驗。無論去看哪位醫師,對方總是回說:「你沒問題。」我離「沒問題」的程度很遠。我想要覺得自己好極了,想要變成身體駭客。
我跟林理查進行Skype 通話,他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位醫師跟他說:「我又不是治療業!」尋求醫療建議卻經歷這種情況的人,並不只有我和理查。
如果希望人生不受鐐銬阻礙,就必須倡導自身健康,必須在最沒期待的地方尋求答案,等找出答案再停下腳步。
(本文節錄自《學矽谷人做身體駭客保持體能巔峰》
 
延伸閱讀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