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不怕香蕉生產過剩!把香蕉變乖乖,替蕉農找新出路

2018-07-31
今周刊
不怕香蕉生產過剩!把香蕉變乖乖,替蕉農找新出路
圖片來源 : 聯合新聞網
【SmartM解讀】生產過剩的議題,每年不斷發生,但台灣的農業難道無法擺脫看天吃飯的宿命嗎?第三代蕉農郭泰呈擺脫農人宿命,用香蕉米乖乖打響知名度,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明年再產銷失衡,我跟陳吉仲(農委會副主委)一起去切腹!」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日前一席發言,無法立刻減輕今年香蕉、鳳梨因盛產造成價格崩跌的傷害,然而「果賤傷農」的議題,總是更顯沉重了。
但,台灣農業真的只有看天吃飯的悲情宿命嗎?
當今年南台灣香蕉曾傳出最低1公斤1元、蕉農苦不堪言時,在高雄,卻有一位34歲、開BMW的型男農夫郭泰呈,逆勢替香蕉找到新出路。他和乖乖公司共同研發推出的「香蕉米乖乖」,6月底開賣以來,短短10天就賣掉逾6萬包,目前握有獨賣權的他,今年光靠這項產品,業績就可上看千萬元。
「香蕉,是一種傳承,我們是靠香蕉養大的,現在也靠香蕉養活自己,希望做出更多加工品,不斷提升價值是最好的出路。」說話的是郭泰呈,台灣香蕉大本營高雄旗山的第三代蕉農。 

擺脫看天吃飯的農人宿命

第三代蕉農研發加工品 用香蕉米乖乖打響名號

其實郭泰呈會推香蕉米乖乖等加工品,和台灣香蕉出口萎縮有關。
原來,郭家從祖父時代開始小面積種植香蕉,到了爸爸郭文明接手後,擴大種植面積到近1百公頃,在1980年代末期,草創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進軍拍賣市場,2005年更開始外銷,穩居台灣前3大出口商。至於郭泰呈,退伍後先到建築業歷練3年,因看不過父母在出口旺季時,天天得從凌晨5點忙到半夜,2009年決定返鄉務農,沒想到,在他回家幫忙後,香蕉出口卻有如溜滑梯般逐年滑落。
「外銷衰退得很慘,以前家族香蕉外銷生意,最高一年營收大概3億元,現在一年平均只有5千萬元,去年更少。」他透露,香蕉的外銷模式,是前一年10月要向日方提出隔年生產計畫,雖然能確保銷量、價格,但氣候異常所造成的成本變動,仍然會讓蕉農提心弔膽。
郭泰呈舉例,2016年夏季連續3個颱風襲台,香蕉內銷價格1公斤漲到120元,這是反映成本與產量的結果,但外銷仍只有60元,「賠錢也要出貨……,加上自家的蕉園被颱風吹倒的,那年一共賠了2千多萬元。」
國際競爭愈來愈激烈,也讓台灣的香蕉外銷面臨結構性衝擊。郭泰呈表示,全台灣香蕉總種植面積有1萬3千公頃,而菲律賓等國家,一家企業的種植面積可能就有上萬公頃的規模。這讓他體認到,「要讓台灣香蕉更發光發熱,應該要靠加工!」
於是,他開始在各種香蕉加工的研發上思考破口。2016年底,研發青香蕉抗性澱粉,一盒售價9百元;隔年,又研發無添加的香蕉片零嘴,一包30克,售價180元。

提高香蕉平民身價

透過電商平台創附加價值 替蕉農找新路

今年,則推出香蕉米乖乖,「那時候,真的是一個突發奇想……。」郭泰呈回憶,去年底,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動牽線和乖乖總經理洽談合作,希望由他提供新鮮香蕉醬給對方,委由乖乖研發、代工。當時,父親極力反對,認為只是「幫乖乖賣東西」,但他堅持在加工領域有一番新作為,自掏腰包拿出2百萬元,投入香蕉口味乖乖的研發。
郭泰呈透過各種研發創新,達到加工品的多元化,不斷提高香蕉的附加價值;他的姊姊郭羽荃則成立電商平台「弘運吉食」,用網路平台開賣自家香蕉加工品在內的產品,打響旗山香蕉品牌。隨著最新全台網路獨賣的明星產品「香蕉米乖乖」的加入,目前弘運吉食每月進站人數達1萬6千人、成長4成,業績也因此提高3成。

知識新潮農趨勢來臨

打破所得偏低困境 採產銷合一翻轉農業現況

高齡、低薪、缺工……,這些過去提到台灣農業的關鍵詞,其實仍然存在;不過,像郭家姊弟一樣的這股年輕力量,正為台灣農業的樣貌帶來改變。
據統計,全台從農人口中,15到44歲的「青農」,5年來成長了7千人;再按農委會青農資料庫統計,包括各縣市青農聯誼會和專案輔導的「百大青農」,平均年齡則為35歲,人力結構有年輕化的趨勢。
收入部分,因政府未進一步統計青農的農業所得,無法比較不同年齡層的所得,但從第一、第二屆獲選「百大青農」者,經專家輔導2年後,產值分別提升61%和102%,就可一窺青農因普遍具備高學歷、跨領域知識、善用科技和行銷工具等各種創新,帶來的高單價、高附加價值和高所得成果。 
郭泰呈的故事,不過是台灣這群「知識新潮農」的縮影。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觀察,傳統農業只重生產端,但多數青農並非純生產,而採產銷合一,又懂得互相串聯、打群架整合,如高雄就有年輕荔枝農和豬農,合作推出荔枝香腸,「翻轉台灣既有傳統農業,一定要靠年輕人!」他不諱言,青農是國家重要政策,未來10年要新增3萬人。
實務上,青農會遇到土地、技術、資金和通路等4大問題,政府都有相關資源協助。舉例,農地銀行5年來共媒合182位青農,一共承租約152公頃的土地;「青年從農創業貸款」自2012年開辦以來,到今年6月底總貸放1463戶、貸放金額逾21億元,逐年增加的數字,更可看出明顯成長趨勢。

校園生力軍銳不可當

導入高端科技、農務實作 培養未來農民新技能

事實上,從各大學的校園場景,我們也發現一股青農新勢力,正在崛起。
6月29日,明道大學第一屆農業公費專班,在近40公頃的實習農場裡,一個個年輕學生親手栽種的有機蔬菜與芒果,如今都有了青綠與豔紅的豐收。
「專班強調實作,全額免學雜費,還有一學期1萬5千元的生活津貼,為了培養新世代農民,課程也加入智慧農業在內的未來農民元素。」明道大學應用科學院院長、精緻農業學系主任劉程煒說。
他進一步解釋所謂「未來農民」所需的技能。台灣農民面臨最大問題是行銷、包裝,因此除了田間管理和農場實習等知識,「也要整合應用科學院的資源,加入先進複合材料、綠能、物聯網、大數據、農業管銷、成本評估和行銷等課程。」

103萬青農大軍願景

專班每年培養兩百位新血 用知識扭轉農業悲情

不只明道,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和宜蘭大學都有農業公費專班,每年預計替台灣農業培養近兩百位新血,這是未來10年3萬青農大軍的當然成員。
當台灣年輕人開始用知識翻轉農業,台灣農業不再只有看天吃飯的宿命。哪怕舊的悲情還未終結,新的希望卻已一一展開。

 

原文出處

今周刊

延伸閱讀

水果價崩 楊宇帆:不要再喊什麼全民吃香蕉鳳梨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