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另闢商機:Facebook小眾社群行銷術

2016-09-23
i-Buzz口碑研究中心
另闢商機:Facebook小眾社群行銷術
圖片來源 : Pixabay

掀開利基市場的神秘面紗

除了品牌目前已經掌握的現有消費主力以外,還有哪些族群尚未被品牌服務到,但具有成為第二顧客群的潛力呢?品牌可以先暫時將既有的主要客群擺一邊,從商品或服務本身的設計出發,開始腦力激盪:這個商品或服務有哪些特色,能吸引哪一類的消費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專賣除毛系列商品的Dollar Shave Club原本主攻男性市場,而他們也選擇了有在使用除毛刀的女性,當作品牌的第二目標消費者。
除此之外,品牌還可以透過Facebook的廣告受眾洞察報告,分析主要顧客群的共同特徵,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特質。因為品牌所選擇的第二消費群很可能也有著相似的特徵,所以這些數據資料能夠幫助品牌導航,定位出潛在的第二消費族群。


 鎖定品牌利基市場

一旦決定好要在Facebook上對哪些族群進行溝通,品牌可以使用Facebook「廣告受眾最佳化」的功能,來確保投放的廣告能有效地觸及最合適的Facebook用戶。
學會如何「導航+定位+鎖定」小眾族群後,品牌只須掌握以下三個廣告溝通原則,就能輕鬆在小眾之中打響名號。

1.了解受眾的語言

要抓住特定消費族群的心,品牌必須先了解如何與目標受眾溝通。不論鎖定的對象是文藝青年、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男女、甚至是平常害羞內向的人,每個小眾族群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與術語。品牌必須掌握這些特殊用詞,才能準確地投放廣告,引起目標群眾的共鳴。
Google搜尋引擎是學習小眾文化最方便的起點,只要輸入關鍵字,像是「文青風」,立刻就有上千條與這個族群相關的討論與流行詞彙。例如:健身房的溝通對象是對CrossFit(全方位健身計劃)有興趣的消費者,就可以上Google搜尋與CrossFit相關的流行術語。


將這群人獨特的遣詞用字記錄下來,並套用在Facebook廣告或品牌貼文中,如此一來品牌的廣告能更貼近目標小眾的風格與心境,而且顯得特別親切。處理訪客留言時,品牌也應該選擇使用相同的語言來回應,以提升互動的品質,甚至增加廣告轉換率。

2. 強調小眾族群獨一無二的態度

品牌還可以嘗試分享一些符合這群小眾的個性與期望的貼文。這些風格強烈的貼文不僅能夠成功地爭取這群消費者的青睞,再透過社群媒體的轉發,還可以讓品牌被更多人看見。
在討好第二消費族群的同時,必須特別注意,千萬不要無意間疏遠了原有的主要客群。為了避免流失既有的顧客,品牌所分享的貼文與圖片也必須與主要客群相關。
在下面這張圖片裡,Nike激勵人心的貼文不僅試圖喚醒對語文學有興趣的群眾,更強調運動品牌愛好者依然是自己的主力市場。


除了直接對某些特定族群進行明確的Facebook廣告,品牌也可以透過貼文,間接地吸引小眾族群的目光。迪士尼樂園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張「星際大戰食物」的照片,這張照片對喜歡星際大戰的人、迪士尼樂園粉絲以及美食愛好者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


為了增加廣告的互動效果,品牌也可以更進一步地在貼文中加入一個簡單的問句,這會讓廣告受眾感覺自己的意見受重視,並且忍不住回應品牌貼文。

3.支持你的小眾族群

若品牌本身支持某個理念,或在某些議題上與目標族群的意見一致,品牌可以公開發表支持的言論。下面這篇文章就很適合分享給對於成功女性議題有興趣且支持女權運動的族群。


若品牌分享的主題剛好是對目標受眾非常有影響力的人事物,看到貼文的Facebook用戶們就會受到鼓舞,並且主動分享這些貼文,也因此增加了品牌被看見的機會。

結語

除了現有的銷售主力之外,另外開發潛在的第二顧客群,並在Facebook上對這個族群投放廣告,可以增加廣告的造訪流量並提升轉換率。只要掌握以上所說的三個祕訣,品牌就能在Facebook平台上贏得小眾族群的青睞。最後要提醒大家,在設計Facebook貼文及廣告時,千萬要記得網友的注意力只有8秒鐘,因此貼文開頭的前幾個字必須強而有力,才能抓住受眾的目光。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