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Facebook Pixel

全球競爭壓境,阿里巴巴對台灣跨境電商的3個觀察

2018-03-19
SmartM/杜宜芳
全球競爭壓境,阿里巴巴對台灣跨境電商的3個觀察
圖片來源 : 阿里巴巴
【SmartM解讀】互聯網帶動供應鏈生態轉型,隨跨境電商發展,B2B出現第三方專業經理人,人才也從無處苦尋到產學培訓,在跨境電商痛點議題,「計畫」不如現在就「行動」。
互聯網蓬勃發展,使得全球供應鏈生態也受到影響。過去,供應鏈仰賴線下銷售,廠商間的資訊不對稱,使得最上游與最下游的廠商中間有許多不必要中介者,然而,互聯網的發展徹底顛覆這些不透明,下游廠商可以在網路上直接看到最上游的資訊,免除中介商抽成所損耗的利潤;上游廠商則可以不只仰賴中介商,開拓更多的銷售下游直接販售。
網路對供應鏈帶來的改變已成趨勢,這個現象,在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簡稱「阿里巴巴B2B」)尤其明顯。據阿里巴巴統計,第四屆台灣十大網商前十強中,有9家企業就是工廠型客戶,工廠型企業走上網,扭轉了以往僅擅長生產卻不懂銷售的弱點,這些企業從零經驗、零人才、零資源到轉型B2B跨境電商,透過數據找到對的市場,優化產品銷售流程。

1.第三方服務商出現,加速台灣中小企業轉型

所謂的第三方服務商,指的是平台之外,提供企業協助的服務者,在中小企業的轉型路上,第三方服務商擔任專業經理人的角色,深入企業內部協助轉型。在台灣,中小型企業多為家族企業,開始面臨二代接班的情形,年輕創意和傳統思維的衝突,使得第三方經理人的角色開始出現。
擔任阿里巴巴B2B第三方服務商,也是台灣首批B2B跨境電商專業顧問輔導公司,京奇電商服務公司就是平台的第三方經理人之一。京奇創辦人董昆鑫分享,傳統產業要轉型走上網,大多面臨到「企業主不懂網路,又不放心年輕人放膽去衝」的情形,這時候,平台服務商的輔導與第三方服務商除了提供諮詢,也為這些年輕世代的創意去做背書,讓企業主能更安心地去接受新型銷售方式。

2.跨境電商人才培育,應從實戰經驗解除企業痛點

除了新思維外,傳統企業主轉型最大的痛點,在於找不到跨境電商人才協助。在阿里巴巴B2B與國立中山大學電子商務中心主任梁定澎博士合作進行的「2018年台灣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研究中,調查台灣中小企業最關心的「B2B跨境電商人才」,結果發現:近60%的中小企業都遇到「專業電商人才招募困難」;70%企業希望由「通才」來負責跨境電商業務;75%企業認為社會新鮮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事實上,董昆鑫認為,台灣原先就沒有跨境電商的種子人才,而人才不會憑空出現,最好的方法,是將商業運營教授給熟悉互聯網的新一代,由培養取代苦尋。阿里巴巴B2B台灣暨香港總經理傅紀清表示,根據這次和中山大學合作的調查發現,近6成企業雇用的跨境電商人才年齡落在21-30歲之間,這群與互聯網一起成長的年輕世代除了幫助企業迭代,更有助於提升企業數據分析運用能力。

3.發展與培訓都無法一蹴可及,持續經營才是長久之計

關於台灣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的發展,傅紀清由第一屆至第四屆的「台灣十大網商」競賽進行觀察。他指出,第一屆專注在形成「意識」,由阿里巴巴提供的「成功營」、課程形成生態圈雛形;第二屆開始出現「商圈」,相同產業的企業主更開放地交流心得、互助成長;第三屆結合意識、商圈,生態圈得已形成;如今第四屆,則出現專業經理人,從第三方角度帶企業打仗。
此外,阿里巴巴B2B除舉辦「台灣十大網商」外,也於2017年第一屆阿里巴巴B2B「全國大學生B2B跨境電商競賽」。競賽中,大學生會與教授組隊,協助傳產的轉型專案,藉由競賽為企業解決轉型問題,同時讓學生擁有實戰經驗、商業運營知識,在第一屆創下2個月50萬元訂單的成績後,2018年第二屆在1周內吸引上百隊報名,分別來自全台28間大專院校,遍及24系所,包括商業、金融、傳播、語言、織品服裝等多元科系。
台灣市場小,國際盃是企業持續成長必打的硬仗,針對跨境電商,無論是平台、企業、人才,都需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互聯網帶來全球村,卻也把競爭角力拉向全球,偏安一處已不是長遠之計,企業只能試圖走出去,或等哪天強敵壓境而無翻身之力。
 
延伸閱讀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立即點擊加入
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

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處理中